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奋楫扬帆,勇立潮头”实践团来到云南龙陵县木城彝族傈僳族乡实地调研乡村振兴发展情况,在当地学校开展大工母校行,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和大工智慧。
脚踏实地,同心同德——乡村振兴进行时
木城社区是木城彝族傈僳族乡政府所在地,下设九个村民小组。今年以来,木城社区已经建立起以贡菊、玫瑰、辣椒等经济作物为主的村集体经济,拉动当地就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实践团成员来到木城乡人大代表陈有怀大哥的重楼种植基地,参观重楼种植、黄山羊养殖、蜂箱制作等当地产业。陈有怀大哥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重楼的功效和生长周期,以及重楼种植在制种、育苗和销售中存在的困难。
参观陈有怀大哥的重楼(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种植基地
陈有怀大哥介绍重楼的作用和功效
实践团成员在线上采访了陈有怀大哥,有怀大哥讲述了他种植重楼的初心:一是野生重楼随着滥采等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已经少了很多,有可能孩子的孩子就见不到重楼了,种重楼就是给后代也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二是当地的农业产值很低,有怀大哥希望能以身为先,等村民见到收益后,就可以带动村民一起种植重楼,共同致富。
实践团成员采访木城乡人大代表陈有怀大哥
实践团成员采访木城乡人大代表陈有怀大哥
在鱼塘垭口社区,社区负责人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咖啡、坚果种植基地、社区的咖啡加工厂和文化广场。近年来,鱼塘垭口社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并形成规模化种植,机械化加工生产,社区负责人表示,希望我们大连理工大学的同学们能利用学校和个人的资源,多多宣传当地的特色产品,并在就业指导、人才培训、困难帮扶等方面加强沟通协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血液,带领村民走向富裕路。
实践团成员在木城乡鱼塘垭口社区进行产业调研
实践队成员前往鱼塘垭口参观咖啡、澳洲坚果套种田
亲吻大海,逐梦大工——大工学子母校行
为帮助木城中心学校学生更好地了解大工,实践团成员利用线上线下相协调的形式,结合本专业学习心得与各项社会活动经历,为学生介绍了材料、化工、电信、人文等七个学部(院)的专业建设情况和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母校行宣介结束后,实践团成员解答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和疑问,并建立起线上沟通渠道,力图构建连接大工与木城中心学校师生间的长期实践交流平台。
实践团成员到木城中心学校进行大连理工大学母校行宣讲
实践团成员向木城中心学校学生宣传化工学部
实践团向木城小学捐赠一批《博物》杂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大学生拥有更优越的发展环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其人生黄金时期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高度吻合,只有与时代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才能有所作为、大有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神州大地、山河锦绣,孕育了五千多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峥嵘岁月,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好大学。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和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我们要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民众百姓,了解国情民意,进而坚定理想、淬炼意志、增长才干。
推荐阅读:旗龙网